close
綜藝鬼才王偉忠說,電影是藝術工作,電視是社會工作,透過電視節目散播快樂和溫暖。在全球低迷的氛圍裡,他勉勵大家天無絕人之路,「得意時多做事,不得意時多讀書」,要逆勢而為,勇敢站在人生的戰場。


出身嘉義眷村,王偉忠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後,在沒有任何背景下進入電視圈。1986年推出的「連環泡」,以黑色短劇方式嘲諷社會現象,樹立綜藝節目諷刺時事的風格,也帶動綜藝短劇風潮,牽動台灣綜藝界的脈動。


除了堪稱經典的「連環泡」,王偉忠製作的節目不知凡幾,有綜藝,也有戲劇,特別是「全民」系列精準抓住小百姓的脾胃,帶給觀眾無數歡樂。


王偉忠謙虛表示,「我把觀眾對我的影響,迴向了觀眾」,電影是藝術工作,電視則是社會工作,本著自己也是觀眾一分子的心理,他將感受到的社會氣氛,透過電視表達,說穿了就是「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」的呈現,因為「觀眾喜歡我、支持我,我就製作出他們愛看的節目,迴向觀眾」。


對於大環境的不景氣,王偉忠又是如何「迴向」觀眾?他說,消極的做法就是製作些無厘頭的節目,讓觀眾暫時忘卻煩憂哈哈大笑後,回頭再面對現實;不然就做直接送獎金的節目,觀眾大概會趨之若鶩。


但他選擇以溫暖、友情的節目陪伴觀眾共度人生低潮,「我不是製作節目告訴觀眾你會發,而是透過節目散播快樂、溫暖和懷舊的元素」。人氣很旺的連續劇「光陰的故事」,以眷村為背景,散發希望的氛圍,讓觀眾充滿幸福的感覺,就是最好例證。


「幸福」是王偉忠做節目很大的動力,這與他成長的環境有密切關係。他生長在一個快樂家庭,父母十分恩愛,家中總充滿好玩、自由的氣氛,也形塑他成為快樂而調皮的孩子。他說,「我的個性比較好玩,小時候閒不住,經常發明各種遊戲,長大後還是在搞遊戲」。


這樣的家庭背景加上高中時就嶄露編校刊的才華,創意已成為王偉忠生活的一部分,大學畢業後,很自然走上創意之路。


但是這條路並不好走,王偉忠感嘆,北部比眷村複雜太多了。他說,「我是個耐勞不耐煩的人」,節目做出口碑後,在演藝圈有了一席之地,王偉忠還是堅持不用「大牌」的原則,習慣性的培養新人。但他笑說,不用大牌可能是自己做人太差,因為如果做人「實在」點,就可以省力多了。


「雖然過程辛苦,得到成就也特別豐富」。他不諱言自己成名在少年,光芒也夠,「但我沒囂張,也沒有吃喝撞騙」,仍然踏實做節目。即使他因為與某些電視台主管不能契合而離開,也仍然不放棄自己,不斷發揮創意做節目。 王偉忠坦承做過失敗的節目,對一些結構性問題也坦然以對。例如,早年黨政軍掌控電視台的時期,有些節目總會受到政治因素干擾,讓他覺得很「討厭」。他說,製作單位與電視台存在魚幫水、水幫魚的關係,「節目不過就是服務觀眾嘛,怎麼會有這麼多問題」!


他認為,這是沒法子克服的事。不過,既然自己是個「耐勞不耐煩」的人,此路不通,就轉個彎,嘗試別的,所以創意總是源源不絕,節目也是前仆後繼,一個接一個。


王偉忠相當自傲的是「全民」系列,他說,全民系列充滿台灣特色,具有這種特色的節目太少,很難被超越。


現在電視製作費比過去低2/3,讓製作單位捉襟見肘,電視的理想性也勢必降低。王偉忠自嘲早沒理想了,但最不喜歡老調重彈的他仍說,「還是要變,還是要做有創意的節目」。


他說,當前台灣電視環境和香港、日本、韓國,甚至中國大陸都沒得比,台灣的優勢在於靠綜藝的自由創作,「有逆境就有創意,順境容易讓人停滯不前」。但他強調,「人也不能老是遇到逆境,能在逆境中生存的才是『高手』」。至於自己是不是高手?王偉忠說,他不敢說自己是「高手」,只能說是「慣手」。


這位「慣手」仍不斷發想新的創意,繼歌唱、舞蹈、模仿的綜藝節目之後,王偉忠在兩年前推出眷村系列作品,包括紀錄片、連續劇、舞台劇等,現在又發想製作「黑蝙蝠中隊」電影,要把冷戰時期國共對峙的歷史搬上大銀幕。


他的步伐似乎永不停歇,「我要玩到不能玩為止」。對於生涯規劃,他說,天下很多事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好在現在年紀大些,做事也比較成熟,腳步放慢了些,看得也較精準點,不像年輕時亂槍打鳥,現在有一點經驗了,憑著經驗法則,持續不斷地做下去。


有人預測景氣還會更壞,王偉忠以古人考秀才打比方說,秀才考運不好,老當不了進士,就只有再讀書。他鼓勵台灣民眾「得意時多做事,不得意時多讀書」。他相信天無絕人之路,尤其是「要一直動」,因為「一直待在人生的戰場上,比較重要」。

「今天的台灣英雄」專欄部落格網址: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y880446 的頭像
    amy880446

    隨風旅行過生活

    amy8804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