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小孩感冒就帶到耳鼻喉科就診、小孩跌倒就帶到骨科看有無骨折,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張美惠表示,
以嘔吐來說,則可能為腸胃炎或者是腦炎或腸阻塞所引起的,若能找兒科專業醫師做全方面的檢查,
也能讓疾病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另,理事長也說,像是單純的發燒,其原因可能包括了尿路感染、胸膜炎、川崎病、玫瑰疹、腸病毒感
染、白血病等兒童特有疾病。因此,面對發燒、喉嚨痛的兒童,兒科醫師也會檢查心臟、肺臟與腹部。
針對兒少特殊性,497名兒科醫師選出臨床上較難判斷的10大兒少棘手疾病,經近五百名兒科專科醫師
會員,票選出十大連兒科醫師都不免感到棘手的兒少疾病,依序為川崎病、心肌炎、腸病毒重症、腸套
疊、噬血症候群、闌尾炎、幼年型糖尿病、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、腦膜炎及過敏性紫斑症。前三名依序
為川崎病70%、心肌炎63%及腸病毒重症62%。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說,最近川崎病病例數有增
加趨勢,五、六月也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,川崎病85%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,腺病毒、麻疹、腥紅熱的
初期症狀都和川崎病類似,極可能誤診;腸病毒則可能引起多種疾病,跟其他病毒疹常常出現混淆,兒
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,5歲以下兒童約佔90%,重症致死率約在3.8%至25.7%之間。
李秉穎補充,心肌炎是指心臟的肌肉層感染發炎,初期症狀類似感冒,若只做局部性診斷亦容易誤診。
發燒超過9天,且手腳有脫皮情形,再加上眼睛、嘴巴、舌頭等處都紅紅的,則可推估為川崎病;其發病
原因不明當醫師判斷確診需於患者發燒九天內投予免疫球蛋白,才能減少衍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。;若
小孩出現走路會喘、爬不上去時,則應小心為心肌炎;若牙齦腫起、發燒、潰瘍症狀則為單純皰疹感染與
腸病毒不同,是不需要接受隔離的;而腸病毒為手、足、口、屁股等處都會長紅疹,家長不可不慎。
18歲以下都應看兒科,理事長表示,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,身心都處於不停變化的發育階段,其發病
症狀與治療方式與成人有很大差異,這正是兒科專科醫師訓練的重點。照顧新生兒、嬰幼兒、學齡兒童以至
於十八歲以下青少年,必須兼顧先天性遺傳、預防接種、青春期內分泌等迥異於其他科別的的重要資訊因此
經驗很重要兒科養成訓練強調「全人醫療」,一項疾病必須完整檢查與診斷,不同於其他醫學分科以器官劃
分專業領域。
兒科醫學會推「兒科就醫卡」,培養年輕父母正確的觀念,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,看病時
能與醫師做良好的溝通,透過家長與醫生的努力,確實掌握局部症狀背後所隱藏的病因,擺脫誤診危機。家
長可透過健保局網站的醫事機構查詢系統,找尋離家較近的兒科診所,即日起也可於兒科醫學會官網免費下
載兒科就醫卡,養成良好就醫習慣。
以嘔吐來說,則可能為腸胃炎或者是腦炎或腸阻塞所引起的,若能找兒科專業醫師做全方面的檢查,
也能讓疾病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另,理事長也說,像是單純的發燒,其原因可能包括了尿路感染、胸膜炎、川崎病、玫瑰疹、腸病毒感
染、白血病等兒童特有疾病。因此,面對發燒、喉嚨痛的兒童,兒科醫師也會檢查心臟、肺臟與腹部。
針對兒少特殊性,497名兒科醫師選出臨床上較難判斷的10大兒少棘手疾病,經近五百名兒科專科醫師
會員,票選出十大連兒科醫師都不免感到棘手的兒少疾病,依序為川崎病、心肌炎、腸病毒重症、腸套
疊、噬血症候群、闌尾炎、幼年型糖尿病、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、腦膜炎及過敏性紫斑症。前三名依序
為川崎病70%、心肌炎63%及腸病毒重症62%。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說,最近川崎病病例數有增
加趨勢,五、六月也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,川崎病85%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,腺病毒、麻疹、腥紅熱的
初期症狀都和川崎病類似,極可能誤診;腸病毒則可能引起多種疾病,跟其他病毒疹常常出現混淆,兒
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,5歲以下兒童約佔90%,重症致死率約在3.8%至25.7%之間。
李秉穎補充,心肌炎是指心臟的肌肉層感染發炎,初期症狀類似感冒,若只做局部性診斷亦容易誤診。
發燒超過9天,且手腳有脫皮情形,再加上眼睛、嘴巴、舌頭等處都紅紅的,則可推估為川崎病;其發病
原因不明當醫師判斷確診需於患者發燒九天內投予免疫球蛋白,才能減少衍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。;若
小孩出現走路會喘、爬不上去時,則應小心為心肌炎;若牙齦腫起、發燒、潰瘍症狀則為單純皰疹感染與
腸病毒不同,是不需要接受隔離的;而腸病毒為手、足、口、屁股等處都會長紅疹,家長不可不慎。
18歲以下都應看兒科,理事長表示,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,身心都處於不停變化的發育階段,其發病
症狀與治療方式與成人有很大差異,這正是兒科專科醫師訓練的重點。照顧新生兒、嬰幼兒、學齡兒童以至
於十八歲以下青少年,必須兼顧先天性遺傳、預防接種、青春期內分泌等迥異於其他科別的的重要資訊因此
經驗很重要兒科養成訓練強調「全人醫療」,一項疾病必須完整檢查與診斷,不同於其他醫學分科以器官劃
分專業領域。
兒科醫學會推「兒科就醫卡」,培養年輕父母正確的觀念,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,看病時
能與醫師做良好的溝通,透過家長與醫生的努力,確實掌握局部症狀背後所隱藏的病因,擺脫誤診危機。家
長可透過健保局網站的醫事機構查詢系統,找尋離家較近的兒科診所,即日起也可於兒科醫學會官網免費下
載兒科就醫卡,養成良好就醫習慣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